top of page
Logo-Victoria-Shen.png

一个属于Samuel的新尝试

  • clararockenbachdas
  • 9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10月14日

我第一次认识Samuel是在我们才3岁的时候,那时候我们一起上小提琴课。我们是在琴弦,音符和欢笑声里长大的。Samuel一直都很有天赋,但他也遇到不少困难—特别是跟他用的假肢有关。因为他天生右手前臂没发育完全,所以从小就需要用假肢来拉琴。可旧的假肢很僵硬又长,把手腕的自然动作都卡住了,结果他弹琴的时候总是很不自在。说不清为什么,但每次看到他这样,我心里都会有点难过。


ree

几年后,正好因为我的哥哥们在玩3D打印机,我就和Samuel开始一起想: “要是能有一支不一样的假肢,会怎么样呢?”我们没想着搞什么超级高科技的发明,只是想要做点更舒服的东西,好让他能用自己最自然的方式去拉琴。那段时间我们花了好几个星期,不断试,不断改,也聊了很多。Samuel从头到尾都参与进来—不管是弓子的角度,还是假肢上细节的处理,他都有自己的想法。每次尝试,我们都一起学习。



最后做出来的新假肢,能让他像以前一样拿弓子,但这次不再限制手腕的自由了—而这对小提琴来说超级重要。假肢的接口刚好在手腕后面,这样他的手腕就能保持灵活。


为了让弓子更稳,我们还装了几个小螺丝,他可以自己拧,不用再依赖别人。至于角度,也是他亲自试了好多次才定下来的。








结果就是:这假肢既能保持他的手腕动作,又让他自己能自由调整,更重要的是,它完全尊重了他自己独特的拉琴方式。对我们来说,这不是在做一件完美的东西,而是一次次聆听、尝试、犯错、再重来。 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想起了加拿大的小提琴家Adrian Anantawan。他天生少了一部分手臂,却依然把音乐变成了全世界的灵感。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:“很多时候,我们让恐惧阻止自己去尝试,但对我来说,我的故事一直都是 关于去尝试,接受失败,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可能”。



到最后我发现,这整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堂很特别的课。它让我懂得,创新并不是靠急着做到完美,而是来自于倾听、共情,还有真心想去改变某个人的生活。


ree

比起“帮助”Samuel,我觉得这段旅程反而让我学会了什么是友情,什么是坚韧,也让我明白科技只有在真正服务于人的时候,才有意义。



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